第300章 “瓜分豆剖”_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
哥哥小说网 >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> 第300章 “瓜分豆剖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0章 “瓜分豆剖”

  文莱素丹王国首相阿布·巴卡在几名随从的搀扶下,失魂落魄地登上了即将起航的“腾达号”商船,然后又被带到了贵宾包厢之中。

  “首相大人……”使团副使、王室禁卫军副统领哈吉·苏海米神情沮丧地看着阿布·巴卡,欲言又止。

  “什么都晚了。”阿布·巴卡一脸苦涩,嘴里喃喃地说道:“我们文莱王国此番恐要遭灭国之危了……”

  “唉……”哈吉·苏海米闻言,也是重重一叹,无力地靠坐在一把椅上,默然无语。

  文莱使团在建业城待了近一个月,始终未获允许前往长安觐见齐国大皇帝和内阁总理大臣,他们就已经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无助。

  即使,巴卡首相大人带着素丹陛下亲笔信,承诺放弃素丹称号,允许齐国驻军境内,欲举国归附齐国,成为齐国的保护国,但依旧没有得到齐国政府的任何回应。

  难道,齐国真的要应那个顺国之请,要将传承了数百年的文莱王国彻底覆灭,然后瓜分文莱的领土,掠夺文莱积存的财富,奴役文莱的子民?

  七个月前,大顺王国借口文莱大量收留顺国逃奴为由,又一次挑起了两国之间的军事冲突,出动军队悍然跨过两国界河——格盟纳河,侵入文莱境内。

  本以为,此次冲突不过又是一次顺国的例行的边界蚕食行为,夺占一些领土,掳掠一些财物和丁口,只要文莱王国做出一定的让步,便会撤回其境内,两国之间的战争亦就此消弭。

  是的,面对如狼似虎的顺国军队,文莱几无任何还手之力,更不要提,顺国身后还站着一个庞大的齐国,可以随时获得无尽的军械物资支持,哪里还有一丝胜算。

  故而,在顺国入侵后,文莱王国便采取了消极抵抗的策略,军队大踏步地后退(实为溃败),放弃了西边大片领土,使者也是一波又一波地派往顺天城(今马来西亚古晋市),向顺国乞和。同时,还不断哀求齐国驻文莱公使,请求介入调停,制止顺国的入侵。

  但诡异的是,齐国公使刚开始还应允会积极介入调停两国之间的战争,恢复婆罗洲北部地区的和平稳定。却不想,半個多月过去了,顺国不仅没有停止军事进攻,还将手头不多的几艘战舰驶入了文莱王城附近海域,有隐隐发动登陆战役的企图。而齐国公使在未向文莱王国政府通告的前提下,突然乘船离开了文莱,不知何往。

  就在文莱上下惶惶之际,从顺国传来一条让人惊骇的消息。

  顺国政府私下沟通苏禄、吕宋、卫国等三国,达成了共同瓜分文莱的一致意见,然后上述几国便相约派出了使者前往汉洲,准备将达成的协议报与齐国,以获应允并请齐国主导此次瓜分行动。

  真神呀,这几个齐国的藩属国竟然生出此等野心,欲彻底覆灭传承了三百多年的文莱素丹王国!

  虽然这个消息未经证实,但却将文莱君臣骇得魂飞魄散,宫廷之内乱作一团。

  一个顺国就已经让文莱难以招架了,若是再加上苏碌、吕宋、卫国,那么,文莱将无任何抵抗的能力。

  更不消说,南洋霸主齐国亦有可能参与其中,那文莱王国就只能如同摆在案板上的鱼肉一般,只能任其下刀分食,而没有丝毫翻盘之机。

  文莱素丹侯赛因·卡玛鲁汀当即让王国首相阿布·巴卡率领一支使团,携带大量贵重礼物,前往汉洲觐见齐国大皇帝,表达文莱王国最为卑恭的态度,以求得齐国网开一面,勿要覆灭文莱的国柞,断绝文莱三百多年的历史传承。

  素丹侯赛因·卡玛鲁汀在致齐国皇帝的国书中言及,文莱王国虽为真神教国家,但王室也是有汉人血统的,一直奉黄森屏为始祖(此证不可靠,据悉,明初洪武年间,文莱素丹可能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而冒认黄家子孙),更是曾被华夏大陆王朝列为不征之国。

  而且,我们文莱虽不是你们齐国藩属之国,但年节孝敬、日常供奉从未少过,向来执礼甚恭,从未任何形制逾越。对你们齐国提出的所有要求,也是照尊不违,任尔予取予求。

  你看看,我们都这般伏低做小,态度也是如此恭顺,你们齐国难道还要带着几个藩属国一起来覆灭我们文莱素丹王国,瓜分我们的领土?

  我们小国寡民,经济凋敝,物产不丰,而且人种迥异,文化亦为不同,你们齐国作为天朝上国,怎么能行虎狼之举,做吞并之事!

  当年大明的洪武皇帝曾说,“海外夷国,限山隔海,僻在一隅;得其地不足以供给,得其民不足以使令。……彼既不为患,而兴兵轻伐,亦不祥也。”

  齐国,好歹也是华夏大国,礼仪之邦,这般欺负一个海外弱小“夷国”,还要不要脸?

  然而,让文莱使团始料不及的是,齐国人好像不吃他们那一套。

  国书收了,但拒绝了礼物,并且整个使团也被阻在建业城,不得南下前往长安觐见齐国皇帝。

  三日前,几名齐国官员向他们文莱使团转交了齐国外交事务部的一份通牒,声称为了“恢复婆罗洲地区的和平和秩序”,保障“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”,文莱素丹王国必须放弃对该地区的“残暴而无道的统治”,停止无意义的军事“对抗”,将婆罗洲除文莱城以外的整个北部地区交付齐国、顺国、吕宋和卫国托管,直至当地民生经济和安全秩序恢复到足以“妥善自处境地”,届时将由该地人民“自行决定最终归属”。

  啥意思?

  你们文莱王国可以洗白白,将除了文莱王城之外的所有文莱领土交出来,等待齐国及几个附属藩国的共同瓜分!

  使团主使、王国首相阿布·巴卡震惊之余,当即向齐国官员表示,要到长安觐见永隆帝,哀求皇帝陛下收回成命,不能就这样决定我们文莱王国最后的命运。

  但是,无论巴卡首相如何求告,皆遭到齐国官员无情地拒绝,并让他们三日后,离开建业,返回文莱,准备做好相应的领土移交手续。

  “齐国人就是想要将整个南洋都变成汉人的领土!”哈吉·苏海米悲愤莫名,“从爪哇岛,到苏门答腊岛、马来半岛,再至苏拉威西岛、吕宋岛,全都被以齐国人为首的汉人国家所占据。到了现在,终于轮到婆罗洲,轮到我们文莱王国了。既如此,我们莫如跟他们汉人拼个同归于尽,要不然就会跟那些岛屿上的国家和部族一样,沦为汉人随意役使的奴隶!”

  “……王国军队可堪一战?”巴卡问道。

  “虽然实力相差甚远,但作为真神的虔诚信徒,我们每个文莱王国的战士都有赴死殉道的决心。首相大人,亚齐人在整个王国沦丧之后,尚且与齐国人转圜周旋数年,我们文莱岂能与之相较不如?”

  “素丹陛下未必有玉碎之念……”巴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摇头说道。

  其实,在他内心深处,根本没有为文莱殉国、为真神殉教的念头。在闻知齐国欲联合所属几个藩国共同瓜分文莱后,他已然认命了。

  之所以表现出这般愤慨和难过的模样,那不过是他为了尽人臣之道而已。

  他身系家族数十上百口命运,拥有财富数以十万计,怎么能轻言生死,为国、为教而殉道呢?

  想必,素丹陛下也不会生出“宁为玉碎、不为瓦全”这般极端的信念。

  毕竟,齐国人还是给素丹陛下留下了一座文莱王城,未曾赶尽杀绝。

  倘若,试图强自反抗,以绝外患,惹恼了齐国,说不定就会让整个文莱王室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,不仅国灭,而且身死。

  南洋地区那些被齐国逐一覆灭的王国和部族,其国王和部族头领在乖乖交出政权和领土后,好像都没遭到齐国人的太过留难,各自拥着自己累年积存的财富,快乐而逍遥地享受奢靡生活。

  浩浩大势之下,既然无法扭转乾坤,那莫如顺势而为,接受真神之安排。

  ——

  1732年10月3日,顺天,太平宫。

  “大齐皇帝为何还要给文莱留下一座王城,让他们苟延残喘,续继国柞?”李瞻将手中的电文轻轻地放在桌案上,喟然叹道:“难道皇帝陛下不知,除恶务尽、斩草除根的道理?”

  李瞻是大顺王国第四任国王,年届三十六岁,正是一个君王年富力强、积极进取的岁月。

  事实也确实如此,李瞻七年前继位,在稍稍稳定国内政局,巩固了自身权力后,便于1727年9月,挑起了对文莱王国的战争。

  在齐国多方的支持下,再次大败文莱,歼灭文莱军队一万余,迫得对方不得不割让格盟纳河以西领土予顺国,并赔款白银三十万两,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大顺王国对文莱的战略优势。

  但是,顺国上下深知打蛇不死,反受其害的道理,一门心思地想要彻底覆灭文莱这个土邦王国,从而夺取婆罗洲北部精华之地。

  不过,大顺毕竟人口不丰,想要一口吞下整个文莱,怕是会将自己噎死。

  更何况,覆灭文莱后,势必要改变整个婆罗洲的地缘格局,必须要获得大齐的应允,方能有所动作。

  因而,李瞻便不断派遣使者前往长安,游说大齐皇帝和内阁政府,试图说动齐国共同出兵,一举灭亡文莱,然后分其地,掠其民,将这块面积巨大的岛屿彻底变成汉人的极乐之土。

  不过,是时,泰平帝正在修身养病,将国事皆托付于太子署理。而太子在监国时期,出于老成持重的考量,并不愿意改变目前婆罗洲的格局,希望整个南洋地区镇之以静,以待更为合适之契机,再行处置。

  说白了,太子在监国秉政时,为了造成不必要的施政疏漏,避免出现剧烈的政治变动,想一切维持现状。

  你顺国可以对文莱敲敲打打,占些地盘,掠些人丁,抢些浮财,但最好不要将事情搞大,破坏目前南洋地区的殖民秩序。

  李瞻虽然对此颇为微词,觉得齐国太子施政太过保守,但身为藩属国之主,却不敢违逆齐国的决定和安排。

  后来,随着太子意外坠马薨逝,泰平帝重新秉政,最后立皇太孙为帝国继承人,整个帝国政局顿时陷入短暂的波动。

  永隆元年,大齐皇帝举行登基大典,李瞻亲赴长安观礼。

  在长安停留期间,李瞻多次私下拜会永隆帝,希望皇帝陛下能支持自己的想法,彻底吞灭文莱等几个婆罗洲土邦王国,真正确立汉人在该岛上的绝对统治地位。

  永隆帝对此颇为意动,还拿出了几幅婆罗洲的山川地理详图,进行了一番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。

  帝国新君继承大统,若是想要快速建立个人威望,没有比开疆扩土更为有效的方法了!

  李瞻的建议,立即获得了永隆帝的支持。

  于是,经过一年的准备,今年二月,大顺王国在刚刚过了农历新年后,便以文莱大肆收留顺国逃奴为借口,出动六千余王国军队,杀入文莱境内。

  于此同时,苏禄王国、吕宋王国、大卫王国亦从文莱王国的东南和东北两个方向,出动海陆两军,进逼文莱。

  是的,在齐国的主导下,顺国与上述几个齐国藩属已经敲定了瓜分文莱的协议,只待齐国内阁和皇帝陛下批准,便会立即群起而攻之,就此覆灭传承了三百六十多年的文莱王国。

  今天上午,李瞻收到齐国政府对文莱的最终处置决定的电文,不由大为意外。

  齐国竟然留了文莱王国一条“小命”,不仅让他们得以保留王室,还将文莱王城许给他们用以栖身保命。

  “殿下,大齐此举,不过是为保持婆罗洲地缘态势的平衡而已。”顺国内阁总理大臣刘仁松朝沉声说道。

  “偌大的一个婆罗洲,大齐据其有半,而我大顺据其有三,余者乃为吕宋、卫国和苏禄分之。”李瞻闻言,不由为之一怔,随即苦笑道:“如此这般势力大分,却还要再留下一个文莱王国,于事何益?”

  “殿下,我大顺王国所据之地,除了南方部分领土夺自班贾尔素丹王国外,大部领土皆为原三发素丹王国和文莱素丹王国旧有之地。”刘仁松说道:“而三发素丹王国乃为文莱旧有羁縻藩属之国,也就是说,我大顺精华之地皆取自文莱。倘若,将来大齐若要对我大顺行打压之事、分裂之举,便可利用文莱大做文章。”

  “呵……,有这个必要吗?”李瞻听罢,顿时心生不满,“哪有宗主国对藩属之国这般防范猜忌的?”

  “殿下需知,这个世界上没有千年的帝国,更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。”刘仁松也是唏嘘不已,“大齐此举,不过是为将来势衰国败而做出的未雨绸缪之行。”

  “刘卿说得是,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物,也没有长盛不衰的强大帝国。”李瞻笑着说道:“时移世易,若我大顺将来势大崛起,就凭一个仅据文莱王城的破落土邦,还能制衡得了整个婆罗洲局势?”

  “殿下所言极是。”刘仁松拱手附和道:“为今之计,我大顺当在齐国军力尚未抵达之前,尽力驱使大军杀入文莱腹地,掠取所需丁口和财计为先。”

  “没错,咱们先杀入文莱境内,将好处先占了。……可惜了,文莱王城竟然不能轻动,尽皆便宜了齐国人。”

  “殿下,我们该知足了。要知道,在此次瓜分文莱的行动中,相较于我们大顺获取了仅次于大齐的那份巨大利益,而苏禄王国却从中没怎么获得太多收益,那才会为之叹息不已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gxsw.cc。哥哥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g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